(《辽宁法制报》2011年5月15日)
5月8日10时20分,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瓦房店市李官镇最平凡、也最不平凡的婚礼拉开了序幕。
说它平凡,因为张德刚家是李官镇上再普通不过的一户人家;说它不平凡,张德刚家门上那幅长长的对联就很不一般。上联是:扬正气,促和谐,传承中华美德;下联是:学英雄,爱英雄,建树时代新风。
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这是一场属于见义勇为英雄张德刚的婚礼。当日,记者亲临现场,一同感受与分享属于张德刚的幸福时刻。
(见义勇为人员张德刚与妻子周彧在婚礼上互赠信物)
(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国志在见义勇为人员张德刚婚礼上致贺词)
(大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锡斌在张德刚婚礼上为一对新人证婚)
【张德刚事迹】
2004年2月8日19时许,瓦房店市李官镇李官村农民张德刚和同学一起到镇上办事时,发现一人盗窃摩托车后迅速逃离。张德刚追上前去,盗贼掏出自制小口径手枪射击,子弹击中了张德刚的左臂和腹部,盗贼还向张德刚猛刺一刀。张德刚忍住剧痛,和同学一起将其制服。张德刚因此被授予“大连市见义勇为优秀青年”称号,并被省政府授予“辽宁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跟大多数喜庆的婚礼一样,张德刚的婚礼也走了迎新娘、进新房的过程,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大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瓦房店市公安局相关领导全程庆贺。李官镇的人们耳闻鞭炮声,共同享受着喜庆的气氛。
10时41分,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落座婚宴,婚礼席开50桌,场面热闹非凡。众人的眼神里写满了期盼,期盼着新人的出现。
“5月8日是母亲节,也是我们见义勇为英雄张德刚先生和周彧小姐喜结良缘的日子……”随着婚礼司仪的宣布,结婚典礼正式开始。记者看到,现场宾客满座,还有很多乡亲们站在后面观看婚礼。
“见义勇为是中华美德,而张德刚,就是传承这一美德的英雄……”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国志的讲话,更是点燃了婚礼的沸点。
大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希斌作为证婚人,除了表达对新人的祝福,更是赞扬了新郎张德刚的见义勇为精神。点喜烛、斟百年好合酒、夫妻三拜、给双方父母敬茶,婚礼程序进行得有条不紊。一对新人的脸上也始终挂着喜悦的笑容。
在婚礼现场,张德刚的父亲张功臣是最忙碌的人,接待省市有关部门领导、招呼亲朋好友,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张功臣告诉记者,“领导这么关怀咱,儿子一辈子的事儿也解决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在婚礼进行到给父母敬茶的阶段,亲家母周福荣的眼里含着泪花。“今天是母亲节,我又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让人放心的人,我特别欣慰。”她表示,之所以从女儿谈恋爱到结婚,她都一直支持,正因为张德刚是个英雄。
【对话】
一对“不后悔”的新人
张德刚:见义勇为,我不后悔!
张德刚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只能用“朴实”两个字来形容。
提到当年见义勇为的行为,他只是匆匆几句带过,就连生活中、恋爱中经历的一些困难,也不愿提及。“有困难我就自己克服,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张德刚告诉记者,他的前两次恋爱都因为身上的伤疤无疾而终。“第一个是女方不同意,第二个相处了1年多,最后是女方家里人不同意。”面对这样的挫折,张德刚却没有为当年的见义勇为行为后悔,“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好后悔的。”
而问及和新娘周彧怎样相识、怎样相恋时,小伙子害羞了,“这些,你还是问她吧,她比我说得明白。”
自己的婚礼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德刚很感动。他说,过年前后,李国志秘书长打电话慰问他时,正好赶上刚刚定下婚期,“我就顺口一提,没想到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周彧:嫁给他,我不后悔!
英雄在感情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恐怕是张德刚的新婚妻子周彧了。
身高1米7的大连姑娘周彧长得漂亮,人也活泼,两个人从2010年8月相识至今,最感动周彧的还是张德刚的朴实和善良。
2010年8月,经朋友介绍,周彧认识了张德刚。那时,周彧并不了解张德刚见义勇为的故事,而张德刚也从来不说。“有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听朋友说他是见义勇为英雄,回家就上网搜索了一下,没想到是真的!”了解了张德刚见义勇为的事迹后,周彧在心里给张德刚加了印象分。
周彧在瓦房店市内的一间酒店打工,张德刚只要去瓦房店,就会去酒店坐坐,看看她。如果赶上下班时间,还会送周彧回家。一来二去,两个人对对方的好感渐渐丰满起来。回顾半年多的相处,周彧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张德刚说过什么让她感动的话。“他这个人,做什么事都是踏踏实实的,嘴上从来不说。”
跟很多年轻恋人不一样,他们谈恋爱的地方不是电影院,也不是商业街,却是鱼塘边。原来,喜静的张德刚最喜欢钓鱼。周彧说,“他喜欢钓鱼,我就陪着他,我觉得他跟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不一样,更沉稳可靠。”
作为一个女孩子,周彧对张德刚身上那些因为见义勇为留下的伤疤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情绪,“他身上的疤不是一块两块,伤疤都很长,我看着不害怕,只是觉得特别心疼。”
【感言】
来自英雄们的声音
(左起雷震<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张彦军<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邹国民<辽宁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郝艳国<辽宁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鞍山雷震(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
“这是我参加的最有意义的一场婚礼。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举动是对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认可和关心。”
鞍山郝艳国(辽宁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这是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第一次组织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但长期以来对我们见义勇为人员非常关爱,让我每一年都能够提升自己。这样的活动对我个人是个极大的鼓舞,也为社会树立了更多的正气。”
鞍山邹国民(辽宁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就像有人说的,见义勇为行为是下意识的善良和本能,所以见义勇为人员都是善良的人。我绝对替张德刚高兴,因为我俩情况差不多,都是婚前见义勇为,政府能考虑这么多、这么细,我感觉很温暖。”
大连张彦军(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
“我们算是老乡,私下里很熟,看到他找到自己的幸福,我从心里为他高兴。”
【专访】
一场特别的婚礼 一次正气的宣扬
访谈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国志
记者:这次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驱车数百里参加张德刚的婚礼,它的深层意义在哪里?
李国志:我先给你说一个新闻,是我在报上看到的,让我感触很深。已经80岁高龄的知名作曲家铁源,一生创作了《十五的月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一天早上,他在去录音棚的路上,被一辆电动车撞倒了,在地上躺了5分钟,竟然没有一个人问一句,扶一把。我觉得对铁源冷漠的5分钟是当今和谐社会中很不和谐的音符,社会需要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见义勇为的行为层出不穷,但它要成为一种风尚,还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漫长的过程。现在看来,对见义勇为的宣传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宣传、表彰、逢年过节的走访慰问,大同小异。关注、参加张德刚的婚礼,可以说在全国是头一份儿,通过婚礼这样一个形式、平台,可以更广泛地宣传见义勇为精神。
我们代表各级见义勇为工作机构来到婚礼现场,不仅是对张德刚见义勇为精神的认可,更是对社会见义勇为理念的认可。
记者:张德刚在见义勇为时受了很重的伤,对于这些负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给予了怎样的关怀?
李国志:张德刚受伤时,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我们特别和省金秋医院协调,最后金秋医院免费给张德刚做手术,把他身体里的子弹取了出来。我对张德刚的感情经历也略微了解一些,应该说比较坎坷。他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受伤之后,那些相亲的姑娘们一看他身上的伤,就悄悄离去,英雄没流泪,但是也伤心了。几经波折,碰上了这个叫周彧的姑娘,她聪明、心善、慧眼识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还有绥中县加碑岩乡斧下救人的董玉亭,在治疗颅脑严重开放性损伤后成了植物人,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他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们见义勇为基金会给他拿钱治病,还协调相关部门,把他从山沟里接到乡里住,有利于他治疗康复。海城也有一位见义勇为英雄,脸上有刀伤,我们协调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安排他在上海天大医疗美容医院免费做了整容手术……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目标是“决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记者:关月)
|